3102 MR5210 MR5210P MR5210C-5G to 2.5G ETH
关键词
移远、Quectel、RM520N-GL、RM530N-GL、RM551E-GL、5G、Windows、AT命令、RTL8125、5G转2.5G以太网、USB3.0
一、简介
随着国内5G基站全面成网,覆盖率已超95%,套餐资费也进一步下降。使得通过5G流量来代替固定宽带逐步成为现实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5G CPE或类似产品作为接入设备,这些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没有合适宽带套餐的写字楼、临时租房、出差、校园网限速的学校、不安全的开放网络。我司的5G转2.5G路由系列产品正是基于这些需求而设计。通过5G网络将流量数据转换为2.5Gbps以太网接口,可以直接连接至电脑、路由器、交换机、开发板等需要接入网络的设备。实现只要有基站覆盖的地方就能给设备联网的愿景。
5G网络向下兼容,自动搜索5G基站,4G基站等,无需手动设置。
我们的5G转2.5G产品为2个系列:一个是通体型材的铝合金外壳系列——MR5210/MR5210P;一个是CNC工艺的铝合金外壳系列——MR5210C。2个系列里有细分具体版本,区别如下:
V2和V3版本均为4层板设计;MR5210P比MR5210多一个POE以太网供电功能。
此两款均有3个版本,分别为MR5210,MR5210 V2和MR5210 V3。MR5210P,MR5210P V2和MR5210P V3。
二、硬件资源
1. 5G接口:
一路M.2 B-KEY接口,默认支持3052尺寸,MR5210/MR5210P预留3042和3062固定孔;
两路Nano SIM卡座,双卡单待,默认使用SIM1,两路SIM卡需通过AT命令切换使用;SIM2复用一路eSIM接口(需用户自行焊接),5*6mm封装;不支持eSIM的烧写;
四路4代IPEX座(母头);
2. 通讯接口:
一路USB3.0-C接口,支持GEN3,10Gbps;可支持所有USB协议的5G模组;
一路2.5G以太网口,采用RTL8125以太网芯片;实测支持移远5G模组型号:RM500Q,RM520N,RM530N,RM502Q,RM510Q,RM521F,RM551E等型号(其中RM500Q,RM510Q和RM521F移远已经是EOL);
使用5G模组时,USB和以太网口不可同时使用,只能单路连接;
3. 供电接口:
电源电路采用进口原装工业级电源芯片,低功耗高效能设计,常规情况情况下只需主USB口供电即可工作,5A电源电路搭配固态电容设计,确保5G模组稳定可靠且长久运行。
1)若使用USB3.0-C接口通讯,无需额外供电;但若遇目标设备自身的USB口供电不足,可以使用辅助供电;
MR5210/MR5210P的辅助供电口是DC口5.5.-2.1,支持5-12V供电;可以5V2A起步或12V2A;
MR5210C的辅助供电是USB-C口,5V2A起步,不支持PD供电;
2)若以太网供电,则必须只能用辅助供电;
MR5210辅助供电是DC口供电,5.5-2.1接口,建议12V2A供电;
MR5210P可以是DC口供电,5.5-2.1接口,建议12V2A供电;也可以POE以太网供电;
MR5210C的辅助供电是USB-C口,5V2A起步,不支持PD供电;
4. 散热功能
MR5210/MR5210P标配5G模组配套尺寸的散热片,且可选配侧涡轮风扇散热,板载风扇电源5v或3.3V;
MR5210C为CNC外壳,全铝合金外壳紧密贴合5G模组,可实现较为理想的散热功能,纯壳体重量为155g;
尺寸:
MR5210/MR5210P 均为铝合金外壳,板子尺寸:76*122mm;
MR5210C为CNC铝合金外壳,外壳尺寸:57*104*24mm;
线路板沉金工艺,无铅生产,PCB板通过UL和ROHS认证,防火等级为94V-0;
MR5210/MR5210P:
MR5210C:
三、Windows10/11的使用
5G模组只支持Windows 10和11系统,不支持Windows 8/7等系统;不支持安装苹果自产CPU的苹果MACbook。
本文测试的系统为Windows 11,5G模组为RM520N-GL。
使用前,首先下载并安装5G模组的Windows驱动。移远的串口工具以及相应的AT命令手册可以去移远官网下载,也可以到我们网站下载:http://www.mcuzone.com/down/
3.1 USB口连接PC
安装RM520N-GL的windows的驱动:
安装完毕后,插入手机Nano SIM卡(需5G),将MP5210/MR5210P/MR5210C的USB3.0-C口与PC相连,稍等片刻,等待系统识别RM520N-GL模块。系统将模块认成一个移动连接:
通过USB上网,网速测试如下:
注意:网络测速受网络环境和测试方法影响,速度请以实际为准,本测试仅供参考。
3.2 AT命令操作
打开设备管理器,点开“端口(COM和LPT)”,可以看到有三个以“Quectel USB”开头的端口,其中“Quectel USB AT Port”即为AT端口,后面显示的串口号即为AT串口号,本例中的AT串口号为COM11:
打开串口工具,连接这个AT端口,成功直接键入AT命令,回车可以看到结果,如果需要查看回显,请键入命令:ate1
:
3.3 常用AT命令
1) 检查SIM卡是否识别到:
at+cpin?
返回ready表示卡已识别,返回error要检查硬件
2) 检查天线信号质量:
at+CESQ
3) 检查注网情况:
at+cops?
正常应该返回运营商代码和数字代码,数字代码7代表4G,数字代码11代表5G
4) 查看模块的IMEI码:
at+cgsn
5) 重启模块(有时候如果重插SIM卡,热插拔不一定管用时,可以用这个reset命令来复位模块):
at+reset
6) 关闭射频:
at+cfun=0
开启射频:
at+cfun=1
上述两条命令成对使用,可以在不重启模组的情况下让模组重新注网。
7)切换SIM卡
使用SIM1(丝印标识):
AT+QUIMSLOT=1
使用SIM2(丝印标识):
AT+QUIMSLOT=2
切换时如果原来的卡槽有卡,Windows会提示卡弹出,请将模块断电,把卡插到另一个卡槽,然后重新上电;如果切换过去的卡槽有卡,则可直接使用。
8)USB口和以太网口不可同时使用,可以通过AT命令切换:
使用USB口:
AT+QMAPWAC=0
使用以太网口:
AT+QMAPWAC=1
3.4 2.5G以太网测试
我们转接板不需要任何驱动和设置,但是5G模组自身要通过AT命令进行设置,方可使用2.5G以太网。
设置完成后,拔掉USB线,用网线将2.5G网口与PC的网口连接,将MP5210/MR5210P的辅助供电DC口连接12V DC(MR5210C的辅助供电口接5V2A,不支持PD)上电,等待一分钟左右即可连接成功:
通过2.5G网口上网,网速测试如下:
注意:网络测速受网络环境和测试方法影响,速度请以实际为准,本测试仅供参考。
3.5 以太网口的应用
以太网口除了接电脑,还可以接软路由、交换机开发板等其他有网口的设备,即插即用,不考虑任何驱动或固件问题。比如以太网口接软路由,做WAN口使用,原先固件可以继续使用,无任何影响,只需在网络里添加5G接口就可以。如果用USB口接软路由,大部分2024年以后的固件都会支持,但是也有可能有些固件需要添加驱动方可使用。
我们另有5G转3千兆网口和5G转4千兆网口的版本。
3千兆和4千兆都是基于一个2.5G以太网外接一个千兆交换机芯片实现。
四、5G模组的参数介绍
型号 | RM520N-GL | RM530N-GL | RM551E-GL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高通 | X62(30*52mm) | X62(30*52mm) | X75(30*52mm) | |
频段 | ||||
5G NR | NSA | n1/ 2/ 3/ 5/ 7/ 8/ 12/ 13/ 14/ 18/
20/ 25/ 26/ 28/ 29/ 30/ 38/ 40/ 41/ 48/ 66/ 70/ 71/ 75/ 76/ 77/ 78/79 |
n1/ 2/ 3/ 5/ 7/ 8/ 12/ 13/ 14/
18/ 20/ 25/ 26/ 28/ 29/ 30/ 38/ 40/ 41/ 48/ 66/ 70/ 71/ 75/ 76/ 77/ 78/ 79/ 257①/ 258①/ 260①/ 261① |
n1/ 2/ 3/ 5/ 7/ 8/ 12/ 13/ 14/ 18/ 20/
25/ 26/ 28/ 29(Rx)/ 30/ 38/ 40/ 41/ 48/ 53/ 66/ 70/ 71/ 75/ 76/ 77/ 78/ 79/ 92/ 94/ 257/ 258/260/261 |
SA | n1/ 2/ 3/ 5/ 7/ 8/ 12/ 13/ 14/ 18/
20/ 25/ 26/ 28/29/ 30/ 38/ 40 /41/ 48/ 66/ 70/ 71/ 75/ 76/ 77/ 78/79 |
n1/ 2/ 3/ 5/ 7/ 8/ 12/ 13/ 14/
18/ 20/ 25/ 26/ 28/ 29/ 30/ 38/ 40/ 41/ 48/ 66/ 70/ 71/ 75/ 76/ 77/ 78/ 79 |
n1/ 2/ 3/ 5/ 7/ 8/ 12/ 13/ 14/ 18/ 20/
25/ 26/ 28/ 29(Rx)/ 30/ 38/ 40/ 41/ 53/ 48/ 66/70/ 71/ 75/ 76/ 77/ 78/ 79/ 91/ 92/ 93/ 94/257/258/260/261 | |
LTE | FDD | B1/ 2/ 3/ 4/ 5/ 7/ 8/ 12/ 13/ 14/ 17
/ 18 /19 / 20/ 25/ 26/ 28/ 29/ 30/ 32/ 66/ 71 B1/ 3/ 5/ 7/ 8/ 20/ 28/ 32/ 71 B1/ 3/ 5/ 8 |
B1/ 2/ 3/ 4/ 5/ 7/ 8/ 12/ 13/ 14/ 17/
18/ 19/20/25/ 26/ 28/ 29/ 30/ 32/ 66/ 71 |
B1/ 2/ 3/ 4/ 5/ 7/ 8/ 12/ 13/ 14/ 17/ 18/ 19/
20/ 25/ 26/ 28/ 29/ 30/ 32/ 66/ 70/ 71 |
TDD | B34/ 38/ 39/ 40/ 41/ 42/ 43/ 48 | B34/ 38/ 39/ 40/ 41/ 42/ 43/ 48 | B34/ 38/ 39/ 40/ 41/ 42/ 43/ 48/ 53 | |
LAA | B46 | B46 | B46(Rx) | |
UMTS | WCDMA | B1/ 2/ 4/ 5/ 8/ 19 | B1/ 2/ 4/ 5/ 8/ 19 | B1/ 2/ 4/ 5/ 8/ 19 |
GNSS | GPS/ GLONASS/ BDS/ Galileo/ QZSS | GPS/ GLONASS/ BDS/ Galileo/ QZSS | GPS/ GLONASS/ BDS/ Galileo/ QZSS(OPT) | |
数据传输速率 (最大值) ② | ||||
5G SA Sub-6 | DL 2.4 Gbps; UL 900 Mbps | DL 2.4 Gbps; UL 900 Mbps | 7.01 Gbps (下行)/ 1.25 Gbps (上行) | |
5G NSA Sub-6 | DL 3.4 Gbps; UL 550 Mbps | DL 3.4 Gbps; UL 550 Mbps | 5.47 Gbps (下行)/ 730 Mbps (上行) | |
NSA mmWave | 无 | DL: 4.0 Gbps; UL: 1.4 Gbps | 10.94 Gbps (下行)/ 4.16 Gbps (上行) | |
LTE | DL 1.6 Gbps; UL 200 Mbps | DL 1.6 Gbps; UL 200 Mbps | 2 Gbps (下行)/ 211 Mbps (上行) | |
UMTS | WCDMA | DL 42 Mbps; UL 5.76 Mbps | DL 42 Mbps; UL 5.76 Mbps | 42 Mbps (下行)/ 5.76 Mbps (上行) |
工作温度 | -30 °C ~ +75 °C | -30 °C ~ +75 °C | -30 °C ~ +75 °C | |
扩展温度 | -40 °C ~ +85 °C | -40 °C ~ +85 °C | -40 °C ~ +85 °C | |
天线 | × 4(Sub-6&GNSS) | × 6 (Sub-6&GNSS × 4; mmWave × 2) | × 7 (Sub-6 & GNSS: × 4; mmWave: × 3) |
①:需搭配毫米波天线使用。
②:理论速率,实际参考网络配置。
五、Web页面管理
通过Web页面管理网络,需要下载安装第三方软件,我们在MR5210/MR5210P上测试通过,但是未对软件做耐久测试,仅供用户参考。
Web页面管理软件界面演示:
模块信息:
SIM卡操作:
扫描获取模块参数:
直接运行AT命令:
发送/接收短信:
网页终端:
设备参数:
联系我们
电话:13957118045
如本页面有任何疏漏、错误或者侵权,请通过上述途径联系我们,谢谢!
Copyright 2004-2025 野芯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