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06 CM5 Tiny
关键词
树莓派、CM5核心板、RTC、CAM、DISP、PWM、PCIe、USB2.0 OTG、gadget、4G、USB3.0、WLAN
一、简介
CM5_Tiny是一款专为树莓派CM5核心板设计的小尺寸扩展板,具备MicroHDMI/RTC/CAM/DISP/Fan/USB3.0常规接口,以及开关机按键/1.25mm4P USB/16Pin PCIe接口。引出独立的USB2.0 OTG接口,可用于烧写系统至eMMC/TF卡,并可在OpenWrt系统下可配置为USB网卡。CM5_Tiny搭配OpenWrt系统可实现WiFi连接至路由器作为WLAN,USB OTG连接至PC作为LAN。
CM5_Tiny搭配4G LTE,OpenWrt系统可实现4G作为WLAN,CM5核心板自身WiFi或USB OTG连接至PC作为LAN。
二、硬件资源
01. 一路USB2.0 OTG接口,可用于烧写系统至eMMC/TF卡;
02. 一路TF卡座,用于无eMMC的CM5核心板启动系统,可通过USB OTG口直接烧写,无需拆下来通过USB读卡器烧写;
03. 一路USB3.0-C接口,不支持正反向插,即一面USB3.0,一面USB2.0,请注意插入朝向;
04. 一路USB2.0接口,1.25mm-4Pin,可用于扩展4G模组;
05. 一路PCIe接口,0.5mm-16Pin上接 ,可用于扩展WiFi/SSD/USB/2.5G网/AI/TPU等外设;
06. 一路RTC实时时钟,1.25mm-2Pin;
07. 一路PWM风扇接口, 1.0mm-4Pin;
08. 一路Micro HDMI输出接口;
09. 一路CSI/DSI 0组合接口,可用于连接显示屏或摄像头;
10. 一个电源开关机按键;
11. 三个LED指示灯,分别为电源指示灯、CM5电源指示灯和运行指示灯;
12. 一路BOOT插针孔,2.54mm-2Pin,用于eMMC核心板烧写系统,可通过镊子短接后上电进入Boot模式;
13. 电源:5V3A供电,USB-C供电,可通过USB-C OTG口或USB3.0-C口进行;
14. 尺寸:53.5x55mm,小巧轻便又不失扩展性;
15. 可选配3D打印底座和散热片。
搭配我司的树莓派5 PCIE转接板,均需PCIE同向线。
三、系统烧写
树莓派OS的版本为2024-11-19-raspios-bookworm-arm64.img.xz,树莓派OS下载地址:
https://www.raspberrypi.com/software/operating-systems/#raspberry-pi-os-64-bit
OpenWrt的版本为:openwrt-bcm27xx-bcm2712-rpi-5-squashfs-sysupgrade-linux-6.6.87-USBlan-20250421a.img.gz
CM5核心板带eMMC版本的,仅支持eMMC启动系统,板载TF卡无效。CM5核心板无eMMC版本,支持TF卡启动系统。
▶TF系统卡可以用USB读写器在电脑上烧写系统后,插到我们扩展板上。也可以直接在我们扩展板上烧写,烧写方法和emmc的一样。
下图第一张为无eMMC的核心板安装TF卡的方法;第二张为带eMMC版本的核心板的安装;
第三张为硬件操作:将镊子短接2.54mm 2Pin Boot插孔,USB-C OTG口连电脑,上电后,设备管理里看到BCM2712设备,即可拿掉镊子,然后再进行系统烧写,烧写完毕后重新上电启动系统即可。(镊子也可以一直插着,待系统烧写完成)
具体烧写系统的方法请点击这里。
四、树莓派OS的使用
本次测试所用的CM5核心板为CM5104032。
4.1 USB测试
测试USB2.0-C口:
通过USB3.0-C口供电,USB2.0-C口插入一个USB3.0 U盘,执行lsusb
及lsusb -t
,显示如下:
红框处,Bus 005 Device 002为USB3.0 U盘,运行在480M下,即USB2.0,运行正常。
测试USB3.0-C口(通过USB2.0供电):
(正向测试USB3.0)USB3.0-C口内正向插入一个USB3.0 U盘,执行lsusb
及lsusb -t
,显示如下:
红框处,Bus 002 Device 002为USB3.0 U盘,运行在5000M下,即USB3.0,运行正常。
(反向测试USB3.0)USB3.0-C口内反向插入一个USB3.0 U盘,执行lsusb
及lsusb -t
,显示如下:
红框处,Bus 001 Device 003为USB3.0 U盘,运行在480M下,即USB2.0,运行正常。
测试USB2.0(1.25mm-4Pin口):
USB2.0 1.25mm-4p接口搭配一个4G模块,执行lsusb
及lsusb -t
,显示如下:
红框处,Bus 003 Device 003为4G模块,运行在480M下,即USB2.0,运行正常。
总结:
USB2.0-C OTG和USB3.0-C接口均可以用来供电。建议采用USB2.0 OTG口供电,理论上可以配合gadget组件来将该USB口配置成USB网口使用。USB3.0-C接口可用于高速外设扩展。
4.2 连接WiFi
启动树莓派系统,点击桌面右上角的网络标志,连接WiFi热点,连接成功后,即可通过内置WiFI模块,使用上级路由器上网:
点击“Advanced Options - Connection Information...”,即可查看网络连接信息:
在树莓派终端中执行ifconfig -a
,结果如下:
wlan0为核心板的WiFi,已经获取了IP地址;
eth0为核心板的千兆网口(未引出,不可用)。
4.3 4G模块测试
我司配套的多款4G模块均可即插即用免驱免拨号。我们的4G型号有CAT4 4G、高通4G、高通4G-GPS、ZTE CAT4 4G等。其中CAT4 4G和ZTE CAT4 4G,系统均自动识别成eth设备,高通4G/高通4G-GPS均自动识别成usb0。
以CAT4 4G为例,启动系统,在树莓派系统终端下执行lsusb
,即可识别4G模块:
在树莓派系统终端下执行ifconfig -a
,eth1即为4G模块:
在树莓派终端中,运行route
,可见eth1排在第一位,说明此时默认通过4G模块上网:
此时我们ping IP和域名,均成功,说明4G模块工作正常:
通过测速网站进行测速,结果如下:
注意:网络测速受网络环境和测试方法影响,速度请以实际为准,本测试仅供参考。
▶4G的其它操作请点击下面的链接:
4.4 风扇(PWM)测试
将风扇正确安装,然后安装监测软件s-tui:
sudo apt install s-tui
在树莓派终端中运行s-tui
,即可在监测窗口中看到风扇转速的变化:
如果需要自定义风扇的转速和运行的温度范围,请打开终端,运行下列命令:
sudo nano /boot/firmware/config.txt
在文件末尾加入下列语句:
dtparam=cooling_fan=on
dtparam=fan_temp0=50000,fan_temp0_hyst=5000,fan_temp0_speed=255
其中:
fan_temp0=50000
,50000为表示温度,这里是50摄氏度;
fan_temp0_hyst=5000
,5000表示迟滞温度,这里是5摄氏度;
fan_temp0_speed=255
,255表示风扇转速,最高为255。
可以写入多段温度及相对应的风扇转速,每一段另起一行,使用不同的序号数字来区分,例如:
dtparam=fan_temp1=36000,fan_temp1_hyst=5000,fan_temp1_speed=128
4.5 DSI测试
我们测试的均为树莓派官方液晶屏,液晶屏均需独立供电。
将液晶屏接好,上电启动系统,打开终端,运行下列命令:
sudo nano /boot/firmware/config.txt
若是第一代液晶屏在文件末尾加入下列语句:
dtoverlay=vc4-kms-dsi-7inch,dsi0
若是第二代液晶屏,在文件末尾加入下列语句:
dtoverlay=vc4-kms-dsi-ili9881-7inch,dsi0
保存后重启系统,即可使用树莓派官方触摸屏。
注意事项
注意1:如果同时插HDMI显示器和7寸触摸屏,7寸触摸屏有可能变成副屏,只要关机后将HDMI显示器拔掉,再启动系统,7寸触摸屏就会成为主屏。
注意2:添加的语句实际上开启了第二块显示屏,即双屏显示,无论第二块屏的硬件是否安装,系统都有可能认为存在双屏,如果使用PrtScn截图,也会截到双屏的图。甚至还有可能造成系统无法启动。因此如果不需要使用这块屏,建议在config.txt中把这条语句去掉或者注释掉。
4.6 CSI测试
我们使用的是OV5647摄像头,接口为CAM/DISP0,系统运行后打开终端,运行下列命令:
sudo nano /boot/firmware/config.txt
在文件末尾加入下列语句:
dtoverlay=ov5647,cam0
在实际使用中根据自己的型号进行添加,保存后重启系统,即可使用OV5647摄像头。
重启后在终端中输入:
ls /dev/video*
即可看到video0设备:
在终端中输入libcamera-hello --camera 0
即可打开对应的摄像头浏览:
如果需要拍照,则输入:
libcamera-jpeg -o test.jpg
照片保存在/home/mcuzone
目录下(即用户主目录),照片效果如下:
4.7 开关机按键测试
CM5_Tiny扩展板带有一个开关机按键,开机状态下,按一下按键,弹出关机菜单:
再按一下按键,直接关机;
关机状态下(需接电源)按一下按键,上电开机。
注意:按键开关机功能需要系统软件支持,树莓派系统和Ubuntu系统默认已支持,当前版本OpenWrt系统暂不支持开关机功能。
五、OpenWrt系统的使用
OpenWrt系统版本为:openwrt-bcm27xx-bcm2712-rpi-5-squashfs-sysupgrade-linux-6.6.87-USBlan-20250421a.img.gz
我们的OpenWrt系统里,已经将USB OTG接口设置为USB网卡,USB2.0-C OTG接口与PC相连,在Windows11和Linux以及MacOS下,系统会将CM5_Tiny扩展板认成一块USB网卡,如下图所示:
注意:USB网卡在Windows10下目前没有完善的驱动,需要客户自行研究驱动。
此扩展板的OpenWrt配置有2种方式:
一种是WiFi进USB LAN出,即树莓派CM5自带的WiFi连接上级路由器上网做WAN,USB2.0-C接电脑做LAN;
一种是4G进USB LAN或AP出,即扩展板接4G模块做WAN;USB2.0-C接电脑做LAN,也可将树莓派CM5自带的WiFi设置为无线AP,这样手机等移动设备就可以连接这个AP,通过4G模块上网。
5.1 登录系统
CM5_Tiny扩展板的USB2.0-C口插到PC上,上电启动系统,在Windows设置中找到网络和Internet,在以太网中打开连接的网络查看默认网关的IP地址,这个地址就是OpenWrt系统的后台配置页面地址(如图所示,本文测试的地址为192.168.198.1,而PC获得的IP地址为192.168.198.123):
然后打开网页浏览器输入192.168.198.1进入OpenWrt系统。默认用户名为root
,默认密码为password
:
5.2 USB网卡的带宽测试
使用iperf3测速软件,测试PC与扩展板之间的网速,这个速度可以衡量虚拟USB网卡的带宽。
OpenWrt系统自带iperf3软件,Windows版iperf3下载:
http://www.mcuzone.com/down/Software.asp?ID=10000634
点击“服务 - 终端”,登录OpenWrt的终端,用户名为root,密码为OpenWrt的“路由器密码”(默认无密码):
CM5_Tiny扩展板在client模式下,速度为340Mbps左右:
CM5_Tiny扩展板在server模式下,速度为227Mbps左右:
注意:虚拟USB网卡的带宽测试受网络环境和测试方法影响,速度请以实际为准,本测试仅供参考。
5.3 WiFi为WAN,USB网卡为LAN
登录OpenWrt系统系统后,我们进入“网络 - 无线”,点击“扫描”,如下图所示:
在扫描界面,我们选择所需连接的AP,点击“加入网络”:
按下图进行设置,“WPA密钥”为AP的密钥,“新网络的名称”可自行设置,设置完毕后点击“提交”:
注意:如果后续需要将WiFi模块作为AP使用,则请不要勾选“重置无线配置”,而只需将“网络 - 无线”中,原有的SSID为“rpi5”的热点设置为“禁用”即可:
在下一页面,点击“保存”:
保存后返回“无线概况”,点击“保存并应用”:
稍等片刻,WiFi模块将会连接至所选取的AP:
同时,我们在“网络接口”中,也可以看到此时WiFi模块已经获得了IP地址:
查看虚拟USB网卡的连接属性,可见此时已经获得了Internet访问权限:
使用测速网APP,在PC端进行测速结果如下(200M宽带):
注意:网络测速受网络环境和测试方法影响,速度请以实际为准,本测试仅供参考。
如果PC有无线网卡,可以利用Windows11自带的热点分享功能,将网络通过PC的无线网卡分享出去,步骤如下:
进入“设置 - 网络和Internet - 热点”,打开“移动热点”开关,即可生成一个热点:
手机等移动设备可以连接该热点上网,通过测速网站测速,结果如下:
注意:网络测速受网络环境和测试方法影响,速度请以实际为准,本测试仅供参考。
5.4 4G为WAN,WiFi设置为AP
本章节的操作是将OpenWrt系统完全复位后重新设置,与5.3章节相关设置无关。
5.4.1 配置4G模块作为WAN
测试的4G模块为CAT4 4G LTE,系统启动后,点击“服务 - 终端”,登录OpenWrt系统自带的终端,用户名为root
,密码为路由器密码(默认无密码)。登录后执行lsusb
,即可识别4G模块:
执行ifconfig -a
,便可看到eth1即为CAT4 4G模块:
若是高通4G,则识别成USB0;进入“网络 - 接口”,点击“添加新接口”:
按下图进行设置,其中“名称”可自定义,然后点击“创建新接口”:
在“防火墙区域”中,将“创建/分配防火墙区域”设置为“wan”,然后点击“保存”:
保存后返回上一页面,点击“保存并应用”:
稍等片刻,我们就能看到4G模块获得了IP地址:
在终端中ping域名,成功,因此4G模块工作正常:
5.4.2 配置CM5的WiFi作为LAN
本系统默认已经为CM5的WiFi配置了一个LAN连接,即下图中SSID为rpi5的热点:
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手机连接该热点(无密码):
如果需要自建热点,请按照下列步骤进行:
点击 ”网络 - 无线“,进入无线设置,点击“添加”按钮,将会弹出“编辑无线网络”页面:
按下图设置“工作频率”,在“接口配置 - 常规设置”中,在“ESSID”一栏中,输入热点名称(可自定义名称),在“网络”一栏中,勾选“lan”:
点击“无线安全”,设置加密类型 (例如”WPA2-PSK(强安全性)“)和密钥:
点击“接口配置 - 高级设置”,在“接口名称”中输入“wlan1”(可自定义名称),然后点击“保存”:
保存后返回上一页面,点击“保存并应用”:
点击红框处的“禁用按钮”,将默认的热点禁用,因为同时只能激活一个热点:
5.4.3 WiFi做AP分享网络
稍等片刻,即可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连接该热点:
通过测速网站测速,结果如下:
注意:网络测速受网络环境和测试方法影响,速度请以实际为准,本测试仅供参考。
5.4.4 USB网卡设置为LAN
OpenWrt系统内,USB网卡默认就设置为LAN,进入“网络 - 接口”,所示如下:
第二个LAN,就包括了虚拟USB网卡。
查看虚拟USB网卡的连接属性,可见此时已经获得了Internet访问权限:
在PC端,通过测速网站测速,结果如下:
注意:网络测速受网络环境和测试方法影响,速度请以实际为准,本测试仅供参考。
联系我们
电话:13957118045
如本页面有任何疏漏、错误或者侵权,请通过上述途径联系我们,谢谢!
Copyright 2004-2025 野芯科技